汪大奎的文笔不是很好的,高中时写作文是他最头疼的一件事,之后当兵,读军校,投笔从戎,在他当兵的履历中,那些“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军旅人生自然也不是靠写文度日,现在他转业到了地方,到了这个黄巷街道,为了换一个让他觉得“有意义”的工作岗位,他遽然胆大包天写信给市委书记洪光荣了。</p>
他一开写就是文思泉涌、滔滔江水般的……</p>
汪大奎很奇怪自己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话要说?</p>
这其实很好理解,即一个人心里郁闷,如鲠在喉,自然就是不吐不快了。</p>
汪大奎把面前电脑的键盘敲得哗哗哗的响,他终于成功地把自己的一肚子的话写出来了……</p>
写完信,沾沾自喜地看了一遍,还改了几个字,推敲了语气,说法,又改了几个小地方,他心里有一种很满足的感觉。汪大奎觉得自己写的“事实”一点儿不过分,他也不是告状,揭黄巷街道的短,因为信的中心大意无非就是说黄巷街道党工委安排军转干部的工作是不是应该尽可能地量才使用?!而不是随便地挖一坑栽萝卜,之后水不浇肥不施的,不管不问。他是建议!</p>
汪大奎强调自己在部队当兵时是一个军事人才,是以一名优秀的基层连队军事主官的身份转业的,也即连长转业,而什么是连长呢?说一句不大妥当的话就是:连长,连长,半个皇上。这什么意思?这意思就是说连长虽然职务不高,但绝对属于一个牛逼的军官。他一个曾经牛逼的军官,也即连长,难道回到地方上班就干计生工作?干一个娘们儿的工作?!实在是不合适,太不合适了!故此强烈建议江南市军转工作要做到“精准安置”军转干部,要做到人尽其才,量才使用。何况党政机关在用干部问题上,一直强调的就是要注重资源效能建设。对吧?</p>
汪大奎给自己的“申诉”找了一个很好的“帽子”戴上了。</p>
那“帽子”就是“资源效能建设”!哈哈,他心里大笑,心道:我怎么就想到了这个词呢?这词多好啊,“资源效能建设”,哈哈!</p>
汪大奎坐在椅上继续思考:</p>
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玉明对我的态度真是有问题的,此人甚至就是对军转干部存有偏见,他遽然把军转干部比作街道机关食堂养的狗……这什么鸟人啊!讲不讲政治?</p>
本来汪大奎想把李玉明和自己的谈话内容也写进申诉信里的,终于,他想还是先不说这事为好,至于李玉明在办公室里耍流氓那种事,他也没证据,更加不能写的。他只是在信里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看法:</p>
如果地方对军转干部的工作安置不好,那就势必会影响国防建设,影响军心,军人在部队服役需要的是什么呢?需要的就是没有后顾之忧。这是其一。</p>
其二,地方对军转干部的安置应该从体现“效能建设”四个字上去做文章……</p>
汪大奎写的信的最后的内容就是要求市委书记洪光荣出面伸张正义,帮他这个曾经牛逼的连长汪大奎一个小忙,让黄巷街道党工委重新安排他的工作岗位。至于什么工作岗位?汪大奎提出了一个抽象的模糊的概念,他说只要是能够更好的体现为人民服务、为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合适岗位就好……</p>
这汪大奎绞尽脑汁地把这份“水平较高”的信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