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事情都有了结局,紧绷的心弦终于有所放松,病痛即刻随之而来。</p>
前天温度上升了10度,感觉很热。出去办事换下羽绒服,二件羊毛衫外只套了件短呢大衣。</p>
晚上开始头痛鼻塞,流清鼻涕,颈椎也开始酸痛。不禁想起前二天杭州侄媳妇的话:</p>
“姑姑,不能再这样思念姑父了,这样下去健康会出问题的……”</p>
非常时期,为了保险起见,我取消了每周五去女儿处度双休日的行程。</p>
吃了二天家里以前配置的感冒药,头痛有所缓解,但清鼻涕依然流个不停。</p>
为了对别人和自己负责,我决定去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就诊。</p>
看我急着用手机翻阅健康码,门卫笑着说:</p>
“别着急,你只要将医保卡给我就行”。</p>
只见他娴熟地将医保卡在新添置的机器上一照,神了,健康码立即在屏幕上显现出来。</p>
“哇,这可快多了”!</p>
我惊喜地叫了起来。</p>
走进熟悉的大厅挂完号,护士小姐指引我上三楼就诊。我很奇怪:</p>
“全科不是一直在一楼吗”?</p>
“哦,现在搬到三楼了”……</p>
到了三楼,我还以为走错了。新安装的叫号屏幕在滚动号码,病人井然有序地坐着等叫号。</p>
似曾熟悉的格局,我感觉走进了大医院。</p>
今天是周六,熟悉的女医生不在,给我看病的是姓陈的男医生。</p>
陈医生听了我的叙述,赶紧开了检验单,让我去做血常规检查。</p>
化验结果出来了,没有异常。陈医生宽慰我:</p>
“别紧张,只是感冒,你是不是有鼻炎”?</p>
我真服了,这二年我确实有轻微的过敏性鼻炎。</p>
因为要照顾先生,近二年我都在附近的社区卫生中心就诊。</p>
社区卫生中心的全科医生不仅医术好,而且待人亲切,没有架子。</p>
上次我腹痛,尿液颜色深,女医生检验之前就怀疑我尿出血,检验结果确实如此。</p>
先生去世前,我为先生去检验粪便,检验员一看粪便的颜色就说:</p>
“十有八九是上消化道隐血”,</p>
结果被她说中了。</p>
这些亲身经历颠覆了我以前对社区卫生中心的偏见。</p>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不就是为了便捷老百姓的就医问题么!</p>
回想有一次与先生在一家大医院就诊时,专家当着我们的面在电话里询问:</p>
“我的高级专家门诊什么时候开始?……”</p>
专家的优越感像一道难以逾越的篱笆隔在中间,我们看病说话得小心翼翼,唯恐说出不该说的话。</p>
先生手术三个月后离世已有半年,一直有短信联系的专家没有一字半句的询问关心。</p>
也许先生的死是意料之中,或者是已经见多不怪。</p>
更令我伤心的是,与先生一起在重离子医院治疗的邻床病友付先生依然健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