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末将愚见,正面攻打不成,不若分兵攻打。</p>
严与三位将军各领一军,分别攻打一门。</p>
黄巾贼寇人数远少与于我军,近日又饱受疲兵之计的困扰,分兵攻打之下定然有失。</p>
倘若能攻克一门,秦太守,徐刺史及时增兵前支援,宛城定能收复!”</p>
“正方此计甚好!”</p>
秦颉闻言眸子一亮。</p>
此计或可一试!</p>
听了李严的计谋,徐璆脸上甚是欢喜,不愧是自己带来的人。</p>
李严表现的越好,那他的脸上就越有光彩。</p>
“秦太守、徐刺史!”</p>
一名身材高大、相貌俊美的将领起身道:</p>
“末将认为,李将军之计还可再完善一二。”</p>
“如何个完善法?益真且说与我等听听!”</p>
秦颉本打算采用李严这个计策。</p>
见周亮还有补充,心中十分宽慰。</p>
如今联军不仅兵强马壮,而且人才济济,他对收复宛城越发的有信心。</p>
周亮朝谦和道:</p>
“正如李将军所说,我军兵力远胜宛城黄巾贼寇。</p>
他们纵有城墙之利,但面对无休止的骚扰早已精疲力尽。</p>
我军四面攻打,若能攻下一门,可实施围三放一之计,促使黄巾贼寇弃城逃跑。</p>
秦太守、徐刺史只要派兵,在贼寇们逃跑的路上设伏。</p>
到时候不仅能收复宛城,甚至能够将黄巾贼寇打得溃不成军,南阳一战可定!”</p>
南阳一战可定?</p>
诸将听闻周亮的计策,无不眼前一亮,人人拍手称赞。</p>
这计谋确实要比四面攻打,更高一个层次。</p>
连李严都为之折服,佩服周亮深谋远虑,他不及也。</p>
得到众人称赞,周亮不矜不伐,依旧保持着谦虚的态度。</p>
泯然一笑,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p>
他继续补充道:</p>
“秦太守顾虑马元义,可派遣精锐之师,在他从长社回宛城的路上,设伏一波。”</p>
秦颉点点头,忍不住询问:</p>
“从长社回宛城有两条路,我们该去哪条路设伏?”</p>
他心里很清楚,虽然他们兵力在对方之上,但分兵埋伏刘毅,一来兵力有限,二来不一定能够起到效果。</p>
所以最好是集中兵力,一举击杀刘毅,以绝后患。</p>
周亮成竹在胸道:</p>
“末将所料不差的话,他们心急救援宛城,必定会走金仞峡。</p>
此峡崖壁峭立、岩石众多,易于藏兵设伏。</p>
道路狭宽不一,若能在关键处设法困住刘毅,他便插翅难逃。</p>
退一步来说,就算无法一举击杀刘毅,绝对能困住他们,甚至大败他们。</p>
为我们实施破城计划,争取更多时间。</p>
即使最终他们脱困回到宛城,也已大势已去……”</p>